解鎖黨建學習新玩法!AI 加持,創新形式更出圈
你印象里的黨建學習,是不是還停留在“坐著聽、低頭記”的模式?現在可不一樣了!AI技術悄悄走進了黨建圈,給黨員們的學習加了不少“科技料”,帶來了好幾種新鮮體驗,既接地氣又有新意,咱們一起來看看。
第一個驚喜:AI黨建課堂,像開了“時光機”
不用再對著書本上的文字費勁想象了!現在能戴上VR設備,直接“穿越”到歷史現場——踩在紅軍長征時的茫茫草地上,感受寒風刮過臉頰的涼意;站在戰火紛飛的陣地邊,看戰士們攥著凍硬的窩頭還在往前沖。這些場景都是按真實歷史還原的,細節特別逼真。
有位老黨員體驗完說:“以前聽長征故事,就像聽別人講遙遠的傳說。這次‘站’在雪山上,看著戰士們凍裂的手還緊緊握著槍,才真正懂了啥叫‘信仰’。”這種學習哪用死記硬背?歷史就像放電影似的刻在腦子里,比單純聽課印象深多了。
第二個方便:AI智能小助手,工作學習都能幫上忙
黨員們平時工作學習中,難免會遇到“卡殼”的時候——寫報告時忘了某個歷史事件的細節,策劃活動時想不出新點子,做宣傳材料時沒頭緒……現在有了“豆包AI”“DeepSeek AI”這些工具,這些難題都能輕松解決。
想查某個黨史知識點?問它一句,立馬給你講得明明白白;想不出活動方案?它能從好幾個角度給你出主意;甚至要做個紅色主題的海報、小視頻,它分分鐘就能出個初稿,省了大把時間。負責宣傳的小李說:“以前做張海報得熬大半天,現在AI搭把手,效率高了一倍還多,能騰出功夫琢磨怎么把內容做得更暖心。”
第三個樂趣:AI紅色創作,普通人也能當“文化達人”
別以為搞紅色創作非得是畫畫高手、寫作達人,有了AI幫忙,咱普通人也能露一手。
學會了使用AI繪畫工具來給“半條被子的故事”作畫,唰唰幾下就出來好幾幅畫:老鄉把被子往戰士懷里塞,戰士們紅著眼眶推辭,畫面里的眼神特別打動人。大家圍著畫一聊,你想起一個細節,我補充一段背景,不知不覺就把故事記牢了。
想寫首紅色小詩也簡單,跟AI說“想寫首夸夸延安精神的詩”,它能幫你把句子捋順,讓感情更飽滿。年輕黨員小王笑著說:“我平時寫個工作總結都頭疼,沒想到還能寫出像模像樣的詩,感覺離紅色文化近多了。”
說到底,AI加入黨建學習,不是為了趕時髦,而是想讓學習變得更對胃口、更有活力。當歷史能“親身體驗”,工作有“智能助手”,紅色文化能“動手創作”,通過AI應用的體驗,讓黨員們學得更投入、悟得更深刻、想得更廣泛。以小見大,激發黨員們新鮮玩法,讓黨建學習越來越有滋有味!